來源:運城晚報發布者:時間:2022-03-09
中心城區水系圖
近年來,我市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,通過河湖整治、水系連通、生態修復等措施,持續加大對中心城區內的“兩河”“兩渠”“十湖”等水系的生態保護和修復力度,一幅“城水相融、人水相親”的畫卷徐徐展開,呈現給市民的將是一個生態宜居的幸福之城。
依禹都湖而建的體育設施
驚蟄至,萬物生。春季的運城一派生機盎然、萬象更新的景象。貫穿中心城區堯夢湖、安邑湖、禹都湖、鴨子池的官道河,其生態修復和整治工程各工地上機聲隆隆,項目建設如火如荼。
堯夢湖(南區)
堯夢湖位于市區舜帝街以南,大禹學校、運城職業技術大學、樊村以東,機場大道以北,黃金水岸、蒲東小區以西,總面積1693335平方米。站在跨湖的涑水橋頭,放眼望去,湖面寬闊,湖水清澈,湖岸高樓林立,湖中水鳥齊飛,倒影優美。而湖邊的觀景棧道及環湖綠化工程正在上演“速度與激情”,不久市民就可以漫步其中,賞景、游玩、健身。
堯夢湖(北區)
堯夢湖舊貌換新顏。堯夢湖地下暗渠已經打通,與之相配套的商旅服務區和文化體驗區、生態濕地、游船碼頭等將為周邊居民提供生態、宜居的生活環境,而這只是我市推進生態河流系統治理、構建綠色運城的一個縮影。
安邑湖
水韻水冶,由水而生。市區安邑湖中,飛鳥于湖面戲水。不遠處的安邑湖工程建設現場,降塵設備配合壓路機對路面進行平整。有了水,就有了靈韻,湖水流淌,美麗的安邑湖給市區帶來了一抹青春的氣息、綿綿的生機、無邊的活力,有了水的滋潤,湖邊新移植的苗木已然泛起了綠意。湖中的水、岸邊的樹及圍湖而建的樓房,都成為生態宜居的環境要素。
姚暹渠空港段
順著安邑湖駕車一路往北,就到了姚暹渠空港段。遠遠望去,冬青環繞,草色嫩綠,渠水清澈?!凹议T口的姚暹渠有水了”“走在姚暹渠邊上還能觀景,真幸?!?。姚暹渠空港段的投入使用讓死水變活水,解決了曾經讓市民頭疼的“臭水”問題。
姚暹渠中心城區段人行道
姚暹渠中心城區段,河面漂浮物已打撈完畢,河道內積水已抽排干凈,進場機械正加快清淤,為河道注入新水做準備。河道兩側的棗紅色人行休閑步道、舒適的休閑椅、景觀路燈的建設,以及綠化景觀的大幅增加無不吸引著周邊市民前往。伴隨著運城城市水系治理規劃的實施,一度污染嚴重的姚暹渠迎來了有史以來最大的變化,水清了、草綠了、人多了……
禹都湖湖面景觀橋
湖水漫,斜飛雁。春日的市區禹都公園水清葉綠,許多市民前來健身。禹都湖邊植物相互映襯,飛雁橋橋上橋下皆是風景,白天可供市民健步行走、鍛練身體,夜間彩燈綻放、噴泉涌動,成為市區的一處“網紅打卡地”。
鹽湖的火烈鳥
隨著春季氣溫回升,七彩鹽湖呈現出色彩斑斕的美麗景觀,空中俯瞰,猶如披上彩裝,美不勝收。湖面上游動著的幾只野鴨,一會兒“呱呱”地叫著,悠悠然;一會兒,撲棱棱扎進水中再跳出來,像一群頑皮的孩子在嬉戲,真是“春江水暖鴨先知”。
堤埝加固、整修、畦塊清淤……七彩鹽湖的環湖堤埝整治及生態修復工程正緊張有序進行,鹽湖現有堤埝加固、整修及水系生態治理的逐步實施,讓這個有著4600余年開采歷史的內陸鹽湖的生態功能修復步伐加快,水質得到持續改善,火烈鳥、蒼鷺、鵜鶘、野鴨等野生水鳥翩躚的壯觀景象也越來越常見。
堤埝加固后的鴨子池
過了七彩鹽湖,就到了風動、葦搖、煙水茫茫的鴨子池,水下水草豐茂、魚兒成群。另一邊,鴨子池周邊的大壩加固、護坡修復、17萬平方米的鴨子池濕地公園已開工多日。經鴨子池濕地公園凈化后的城市中水和雨水,將由日抽水量高達15萬噸的水泵送至姚暹渠、安邑湖、禹都湖等渠湖,讓水流起來、活起來,實現活水繞城、變廢為寶。
高樓倒映湖面
“十湖共治”不僅兼顧了岸線整治、植被綠化、天際線美化,還保障了防洪、灌溉、供水及湖水生態等功能的修復,加快河道沿岸整治、綠色可持續的城市水生態循環體系建設,勾勒出我市水清景美、城水相融的生態畫卷,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。
策劃 薛俊 攝影 記者 薛俊 朱超逸丁 茹雅 文字 記者 王棉
運城日報、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(含圖片)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,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;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,例:“運城新聞網-運城日報 ”。
凡本網未注明“發布者:運城新聞網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